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党建相关
学术会议
学术会议项目
企业风采

新闻资讯

 

关注

完善体育法治规范体系建设,提升依法治体水平——《“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体育法治内容解读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3日 来源: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于开启体育强国建设新征程具有标志性意义。作为依法治国方略在体育领域的具化,“依法治体”是推动体育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中关于体育法治的内容,从立法、司法、执法、普法等方面对体育强国建设的法治保障问题进行了全面谋划。

 

一、完善体育法律规范体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不断努力,体育领域初步建立起以《体育法》为龙头,以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以及各级各类规范性文件等为支撑的体育法律规范体系,成为依法治体的基础保障。但是,相对于体育事业改革快速发展的进程而言,体育法律规范体系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已不能满足体育改革发展的需求。比如立法相对陈旧、亟待修改的问题,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重要领域的政策法规缺失的问题等。《规划》提出的内容正是对体育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和重大问题认真分析、深入研究后,总结梳理出的体育领域重大制度缺失以及需要予以明确的体育法律关系。《体育法》的修改是完善体育法治规范体系的核心,配套法规规章以及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释工作是支撑。体育法治规范体系,需要将能够反映体育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将体育领域普遍认可的做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或者与教育等其他领域形成的共识以及未来将着手开展的内容用法律条款固化下来,更好地指导体育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为体育强国建设服务。

 

二、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体育领域内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具体落实,就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人民利益得到保障。《规划》对此从几个层面进行了具化,首先,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把体育行政管理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真正将体育部门工作的重心从“办”转到“管”和“服”;其次,加强体育执法工作,真正将法律规定的内容具体实施;第三,行政事项公开,维护法律秩序的安定性和保护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第四,针对目前体育执法缺少实践,体制机制不顺畅的问题,规划专门设立了体育执法队伍建设工程,以期在实践中创新发展,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三、积极推进体育法治宣传教育,培育体育法治人才

 

依法治体需要通过普及教育,建设一支尊崇法治、知法守法、能够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体育法治队伍,这是依法治体建设切实可行的基础。同时,全体民众体育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的养成对依法治体建设也将起到人才储备和现实监督的作用。《规划》确立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原则,以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宣传教育为具体方向。专门设立了《体育法》普法行动计划,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强化重点人群依法建设体育强国观念,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建设体育强国的能力,将党的领导落到实处,实现2035年建成体育强国的目标。

 

四、定分止争、畅通救济渠道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整体推进以及体育市场的快速发展,各种主体之间纵横交错、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带来了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各种矛盾与争议。《规划》将定分止争、畅通救济渠道作为依法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各种体育纠纷解决机制纳入法治化轨道。建立健全包括行政手段解决、司法手段解决、体育协会内部解决的多层次体育纠纷解决机制,将体育纠纷解决和法律服务机制有机结合,逐步建立健全并实现内部救济程序和外部纠纷解决机制的有效衔接。